通过观察、比较获得验证,是检验认识与言论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参验”之法在先秦时期即屡被提及,韩非子(前280?—前233)对这一方法做出了较为深入的阐发。韩非子认为,要判断某一认识或言论的正确性,需要从天、地、 物 、人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检验 ,这就是 “参验 ”。“参验”应注重认识或言论的实际功用。只有通过比较、检验而证明能够发挥实际功用的认识或言论才是正确的。如果不经“参验”就盲目加以肯定,是愚昧的 做法。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依循名号与实体是否一致而确定是非,依据参验的结果而审察言辞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