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四辑

春秋笔法(

指编撰《春秋》的原、方。即用简洁的文字语句,婉转含蓄地表达 一定的思想倾向对历物及事件的褒贬评判。也称“《春秋》书”“《春秋》笔削”,或说“一字褒贬”“微大义”。《春秋》相传为孔子(前551—前479)编撰,其主旨在于维护周朝礼制。书中没有用议论性文字正面阐明作者点,而是通过对实的简要记述,依据周礼选用一些有特殊含义的称呼或精妙字眼,婉转表达出对历事件的褒贬评判。后来,它为编撰书的一个传统方

引例
1

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谁能修之?” (所以君子说:“《春秋》用词细密而意义显豁,记述实而内容幽深,婉转有致但顺理章,直其事绝不迂曲,惩戒邪恶而勉励向善。如果不是,谁能够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