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前551—前479)所提倡的“恕道”(推己及人的原则),以自己的心意推测、理解别人的心意,亦即今之所谓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其哲学基础是“性相近”(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它是儒家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原则,如今也被引申为反对强权政治的国际关系原则,其基本精神是仁爱、平等与宽容。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的习染才有了差别。”)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教导可以让我终身奉行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
“恕”的基本含义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人可以根据自身对于厌恶之事的感受去理解、体贴他人的意愿。基于这种对他人的理解,人应避免将自己厌恶之事强加于他人,这即是“恕”。在执法者或受伤害者面对有过之人的情境中…
以自己的心思推测别人的心思。亦即儒家所说的“恕道”,是实现仁民爱物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它首先承认人类在精神上的根本一致,进而以此为原点,弘扬宽和、仁爱精神,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自身的所思所欲去理解别人:…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天地万物之间一体的状态。“仁”既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依据,又是一种内在的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心理意识。大体来说,“仁”有如下三重含义:其一,指恻隐之心或良心;其二,…
“忠”是一种尽己所能的态度。处在某一身份或职位的人应全心全意地履行其职责,而不应受个人私利的影响。“忠”的对象可以是赋予其职分的个人,也可以是其履职的组织、团体乃至国家。例如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君主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