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对军国大事的谋算。“庙”为庙堂,是古代朝廷议事之所。“庙算”即是于战争开始之前,在庙堂之上郑重地谋算战争中己方的优势、劣势,从而决定应对策略。孙子认为,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争斗,还受到政治、经济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庙算”需要结合可能的战争态势,对国家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与谋算。“庙算”是战争准备的必要环节。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开战之前做军事谋划而获胜的,是因为谋划周详;开战之前做军事谋划而失败的,是因为谋划不够周详。谋划周详则获胜,谋划不周详则失利,何况是全无谋划的呢!我以这样的方法去观察,战争的胜败就可以预见了。)
若无胜算就不与敌人交战。是否交战取决于我,而不可受制于敌。这是古人提出的一种军事思想。“不战”并非消极避战。它的意思是说:当形势不利于我而利于敌的时候,我应避免与敌正面交锋,尤其要避免战略决战; 不能因…
不用交战就已战胜敌人。源于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孙武提出,最高明的用兵方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法有二:其一“伐谋”,挫败敌方的计谋,使敌人无计可施;其二“伐交”,破坏敌方的外交,使敌人孤立无援。由此…
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方的计谋。是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的一条军事原则。在孙武看来,军事斗争是在不同层面展开的。不同层面的斗争都可以对战争胜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武力攻伐对于双方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