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七辑 | 学科:文艺

脱窠臼(

指戏曲创作应摆脱陈旧的创作模式。所谓窠臼,不仅指以往作品的窠臼,还包括创作者个的窠臼。由明末清初曲论家李渔(1611—1680)在《闲情偶寄》中提出。李渔认为,戏曲创作的取意、填词应求新颖,不能蹈袭前可称得上“传奇”。这一术语的提出既是为了满足众的审美心理,也体现了文艺创作必须创新求变的宗旨。

引例
1

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我认为填写曲词的困难之处,莫过于洗净一切陈旧的套路,而填写曲词的鄙陋之处,也莫过于盗取袭用已有的套路。)

引例
2

非特前所作,于今为旧,即出我一之手,今之视昨,亦有间 (jiàn)焉。昨已见而今未见也,知未见之为新,即知已见之为旧矣。 (不仅前的作品,到现在已经陈旧了,即使出自我个之手的作品,今天看昨天写的,也是有毛病的。昨天见过而今天没有见过,知没见过的是新的,已见过的是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