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指诸侯和大夫的领地。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国家”是“国”与“家”的合称。在古代中国,家庭、家族、国家都是依据血缘、宗法关系构建起来的,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通性。这就是所谓的“家国同构”。后演变指一国的全部疆域。近代以来,“国家”又指由一定疆域、人民和政权机构共同构成的政治实体。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君子安居时不忘危险,生存时不忘灭亡,天下太平时不忘记祸乱,如此自身就能安全、国家就能保全。)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人们常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辅佐国君的重要大臣。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即国家犹如人的身体,而辅佐国君的大臣犹如这个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指国家的法令制度。其三,指国家的体统或尊严。
中国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治理家族、国家、社会的原则和方法。宗法由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演化而来,定型于西周,与封建制等互为表里。宗法分为家国两个层面,在家的层面,宗族的嫡长子是家族的嫡系继承人…
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将爵位、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戚或功臣,让他们在封地内建国。各封国的规模小于王室直辖领地;在遵循王室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各封国在军、政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封国之间相互制衡,共同拱卫王室…
古多指天子统治范围的全部土地及统治权。古人认为,大夫的统治范围是“家”,诸侯的统治范围是“国”,天子的统治范围是“天下”。“天下”字面义是“普天之下”,实质指天子统治或名义之下的“家国”统合体所覆盖的全…
推重国家思想与法度的统一。“大一统”之说由西汉董仲舒(前179—前104)提出,用以概括《春秋》一书的思想主旨。董仲舒认为,国家需要统一法令制度,而要实现法令制度的统一,还需要统一思想。思想的纷杂不一,会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