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哲学 | 专辑:第六辑

大一统(

推重国家思想与度的统一。“大一统”之说由西汉董仲舒(前179—前104)提出,用以概括《春秋》一书的思想主旨。董仲舒认为,国家需要统一令制度,而要实现令制度的统一,还需要统一思想。思想的纷杂不一,会使得民众无所遵从。董仲舒选择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统一的思想。在董仲舒看来,推重制乃至思想的统一,是一种恒不变的

引例
1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wú)以持一统;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推重国家思想与度的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是古今相通的道理。如今老师讲授不同的道理,们发表不同的议论,百家学说各异,宗旨不同,所以居上位者无秉持统一的标准。令制度屡次变换,臣民不知道如何去遵守。我认为凡不属于六艺科目及与孔子相关的学说,都要禁止,不许他们同发展。乖僻不正的学说禁绝了,然后纲纪可以统一而令制度可以显明,民众就知道所要遵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