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天地万物之间一体的状态。“仁”既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依据,又是一种内在的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心理意识。大体来说,“仁”有如下三重含义:其一,指恻隐之心或良心;其二,…
“恕”的基本含义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人可以根据自身对于厌恶之事的感受去理解、体贴他人的意愿。基于这种对他人的理解,人应避免将自己厌恶之事强加于他人,这即是“恕”。在执法者或受伤害者面对有过之人的情境中…
爱亲人,尤其是爱父母。“亲亲”既指一种自然的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情感在言行上的表现。儒家主张,应将对父母、对亲人的亲爱之情,推及他人,使之成为仁德的基础。但是,过度的“亲亲”,会导致行事上的偏私。因此,儒…
以自己的心思推测别人的心思。亦即儒家所说的“恕道”,是实现仁民爱物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它首先承认人类在精神上的根本一致,进而以此为原点,弘扬宽和、仁爱精神,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自身的所思所欲去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