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为外物所触动产生了创作冲动,经过构思与艺术加工,形成为文艺作品。 “物”指直观可感的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古人认为创作缘起于外界事物的感召而激起了创作欲望,文艺作品是外物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术语强调了文艺创作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一切音乐都起源于人的内心。人的内心之所以产生活动,是受到外物感发的结果。人受外物的感发而产生内心活动,所以会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人具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感,受到外物的刺激而心有所感,心有所感而吟咏情志,所有的诗歌都出于自然情感。)
文学作品中能够生发深远意旨和审美情境的物象,是创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完美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兴”指作者偶然生发的创作冲动,“象”则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借助的外在的具体物象。“兴象”是唐代诗论家殷…
亦作“兴会标举”。“标举”有“标明、突出”之义,后来引申出“鲜明、高超、独特”等众多含义。“会”是会聚,“兴会”是创作主体为外物所激发的创作状态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心理感悟,是文学创作时灵感勃发而自然生成…
文艺创作中人的精神与外物交融、自由驰骋的构思活动。在这一构思活动中,一方面人的精神感觉和想象投射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具有了审美色彩;另一方面,虚无缥缈的精神感觉和想象也借助客观事物得以表达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