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中人的精神与外物交融、自由驰骋的构思活动。在这一构思活动中,一方面人的精神感觉和想象投射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具有了审美色彩;另一方面,虚无缥缈的精神感觉和想象也借助客观事物得以表达和呈现。“神”与“物”的自由融合,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艺术形象,然后经过语言的表现,产生了美妙的文艺作品。这一术语源自《庄子》的“乘物以游心”,后经南朝刘勰(465?—520)《文心雕龙》的系统阐发,成为对“神思”这一术语的概括性论述,突出艺术构思过程中心灵与物象交融、自由想象的特点,既说明了艺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也高度概括了文艺创作中的审美心理与创作自由的特点。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tónglóng)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在开始写文章时,必须停止一切视听活动,凝聚心神,广为求索,精神奔驰于八方极远之地,心灵飞翔至万仞极高之境。到极致时,情感由朦胧而渐趋明朗,物象也随之清晰而在眼前交替呈现。)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所以写作构思的奇妙之处,可以使思绪和想象与外在事物自由地连接交融。思绪和想象蕴藏于内心,由人的情志、气质主宰;外物通过听觉、视觉来认识,而将其表达出来却是由言辞负责的。)
“神”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具有人格意义的神灵,具有超越于人力的能力。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皆有其神灵,人死后的灵魂也可以成为神灵。其二,指人的精神、心神。道教认为“神”是人的生命的主宰,…
指精神与自然合一时所达到的自由舒畅的一种审美状态。特指欣赏山水画、山水诗时精神融入自然及物象的审美效应。南朝画家宗炳(375-443)在《画山水序》中指出,欣赏山水画可以领悟古代圣贤寄寓在山水中的哲理与乐趣;…
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作者在饱满的情感驱动下,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入到自由想象或特殊的灵感状态,最后通过特定的文学艺术形象和语言而传达出来,创作出自然而美好的文艺作品。这一术语,在魏晋…
人的心灵的一种自由、无待的状态。最初由庄子(前369 ?— 前286)提出并以之名篇。庄子认为,人的心灵可以超越于形体无法逃避、无可奈何的境遇之上,消除对于物的依赖,进而达到心灵的自由、无碍。西晋郭象(?— 31…
排除一切欲望与理性思维的干扰,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安宁。由道家老庄最先提出,荀子(前313?—前238)也用它说明专心致志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由于这种心境与文艺审美中无物无我、无知无欲的心理特性相通,因此,古代…
心灵进入完全虚静的状态。出自《庄子·人间世》。书中借由孔子(前551 — 前479)之口向颜回(前521 — 前481)讲解“心斋” 之义。庄子(前369 ?— 前286)认为,耳和心在感知外物时,有彼我、是非之别。而气则虚无…
道家指破除自我与事物之间分别与对立的一种方式。出自《庄子·大宗师》。书中借由孔子(前551 — 前479)与颜回(前521 — 前481)的对话阐述“坐忘”之义。庄子(前369 ?— 前286)认为,人世中的各种名分、规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