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内容多写家国大事、人生情怀,其特点是境界壮阔宏大,气象豪迈雄放,常常运用诗文创作手法及典故,而且不拘音律。最先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1037 — 1101),南宋人已明确将苏轼、辛弃疾(1140 — 1207)作为豪放词的代表。 北宋范仲淹(989 — 1052)《渔家傲》词开豪放之先,经苏轼大力创作“壮词”而成一派词风。中原沦陷后,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不以收复失地为意,许多词人报国无望,因而逐渐形成慷慨悲壮的词风,产生了豪放派领袖辛弃疾及陈与义(1090 — 1139)、叶梦得(1077 — 1148)、朱敦儒(1081 — 1159)、张元干(1091 — 1170 ?)、张孝祥(1132 — 1170)、陆游(1125 — 1210)、陈亮(1143 — 1194)、刘过(1154 — 1206)等一大批杰出词人。他们抒发报国情怀,将个体的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大大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豪放派词人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故不可一概而论。 有些词作出现议论和用典过多、音律不精或过于散文化,也是毋庸讳言的。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大约词体以婉约为正。
(词的风格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婉约,一种是豪放。婉约风格的词,其词句和情感追求含蓄之美,豪放词则追求气魄宏大。大概是由于作者的气质所 致,如秦观的作品多是婉约之作,而苏轼的作品多是豪放之作。大致说来,词的风格以婉约为正宗。)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张 论词派有二:一是婉约派,一是豪放派。我认为婉约派以李清照为第一,豪放派以辛弃疾为第一,他们都是我们济南人,之后就后继无人了。)
起源于唐五代、发展成熟于宋代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也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由诗发展演变而来,其主要特点是配乐歌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及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上…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内容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其特点是“专主情致”,表情达意讲究含蓄柔婉、隐约细腻,音律婉转谐和,语言圆润清丽。 婉约词出现较早,名家辈出,唐五代有温庭筠(?— 866)、李煜(937 — 978)…
清代中期以后影响最大的词学流派,以常州文人张惠言(1761-1802)为首。张惠言编辑《词选》,认为词继承了《诗经》的风雅比兴传统,强调词“深美闳约”、“意内言外”等审美特征,推尊词体,大大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