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儒家认为它是成就道德生命的一种修养和教化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学”主要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儒家所言之“学”则更多指向道德品性的养成。个人通过后天对经典和礼法的学习以及对圣贤的效法,不断培养、完善…
心所具有的思考与辨别的能力。儒家认为“思”是人心所独有的重要功能。心能“思”,因此可以不像耳目之官一样被外物牵引或遮蔽。人只有通过心之“思”,才能发现内在于心的道德品性的根基,并由此通达于“天道”,从而…
天天更新。努力使自身不断更新,使民众、社会、国家不断更新,持续进步、完善,始终呈现新的气象。它是贯穿在“修齐治平”各层面的一种自强不息、不断革新进取的精神。
温习旧有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有时也指回顾历史,对当代有新的指导意义。“温”,温习;“故”,指旧的、已知的知识;“新”,指新的、未知的知识。前人对“温故知新”的理解主要有两种:其一,将“温故”与“…
充分地积累,少量地释放。多指学术研究或文艺创作等首先要广泛汲取前人已有的知识和成果,待有了深厚的积累和坚实的基础,再一点儿一点儿地从事学术研究或文艺创作,尝试提出独到见解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也指一…
谨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分辨。古人认为,人的成长包括五个阶段:博学(广博地学习),即收集信息,吸取知识; 审问(详尽地追问),即提出问题,解除疑惑; 慎思(谨慎周密地思考),即消化整理,融会贯通;明辨(清晰明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