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具有的思考与辨别的能力。儒家认为“思”是人心所独有的重要功能。心能“思”,因此可以不像耳目之官一样被外物牵引或遮蔽。人只有通过心之“思”,才能发现内在于心的道德品性的根基,并由此通达于“天道”,从而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如果缺少“思”的工夫,人将丧失其主体性与独立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而不“思”,则会迷茫昏乱;只“思”而不“学”,则会疑惑危殆。)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耳目等器官不能思考,因而被外物的表象遮蔽。耳目与外物相接触,就会被其引向歧途。“心”这一器官能够思考,思考便能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这是天赋予我的,先确立心作为大者的官能,如此则不会被耳目之官的欲望遮蔽。)
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作者在饱满的情感驱动下,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入到自由想象或特殊的灵感状态,最后通过特定的文学艺术形象和语言而传达出来,创作出自然而美好的文艺作品。这一术语,在魏晋…
思想纯正而无邪念。这是孔子(前551—前479)评价诗歌总集《诗经》时提出的著名观点。孔子认为,《诗经》三百多篇的宗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作品的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符合中和之美。由于孔子和《诗经》在中国历史上…
指经过多次思考以后再去施行(“三”原指三次,但在古书中又常表示“多”)。是一种过于谨慎的处事态度。适度的思考是正当言行的前提,但如果思虑过于谨慎,则容易心生顾虑、犹豫,使对私利的关切影响对道义的遵守。《…
谨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分辨。古人认为,人的成长包括五个阶段:博学(广博地学习),即收集信息,吸取知识; 审问(详尽地追问),即提出问题,解除疑惑; 慎思(谨慎周密地思考),即消化整理,融会贯通;明辨(清晰明确地…
指汇集众人的思考与智慧,广泛吸取有益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提出。它要求领导者一定要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意见,综合考虑,正确决策,绝…
遇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努力向他看齐。“贤”指德才兼备的人;“齐”是看齐,达到同样的水平。“见贤思齐”是孔子(前551—前479)对自己学生的教导,后成为世人修身养德、增进才智的座右铭。其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善于…
在面对利益之时,首先思考、分辨利益的获取是否符合道义。是儒家用以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对利益的追求与对道义的坚守之间常存在冲突。人们往往会因为贪图私利而忽视道义,行背德违法之事。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前551…
处在安宁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历代有抱负的统治者都希望国家长治久安,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沉湎于安逸享乐,而要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忧患意识。它不仅成…
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是从哪里来的。南北朝时,庾信(513—581)被迫在北朝客居二十多年,他常常思念故土,写文章说自己喝到河里的水就想到水的源头,以此抒发对于南朝的情怀。后世将原文约为“饮流怀源”或“饮水思源…
指诗人的主观情思与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浑融一体。为唐司空图(837—908)评论同时期诗人王驾五言诗作的用语。“思”指诗人的思想、思绪、情感等;"境"指与审美主体相对的客观景物,也指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偕…
学习,儒家认为它是成就道德生命的一种修养和教化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学”主要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儒家所言之“学”则更多指向道德品性的养成。个人通过后天对经典和礼法的学习以及对圣贤的效法,不断培养、完善…
基于心的一种认识活动。由于人们对心及其与外物关系的理解不同,因此对“心知”的认识也有所差异。有人强调,人需要通过心的作用认识日用伦常之道,并使之成为某种内在的诉求。“心知”是人实现道德行为与伦理生活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