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行生克、循环往复交替作用的原理比附并解释历史上王朝兴替和制度变迁的一种学说。由战国思想家邹衍(前 305 ?—前 240)提出。“五德”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或五种“德性”;“终始”即循环运转,周而复始。邹衍认为,人类历史的变化与天地万物一样,也受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支配,每一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行的德性,历史上改朝换代、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变化所作用的结果。这种源于阴阳五行思想的“德性”政治论和循环历史观,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就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秦始皇根据世所流行的五德终始学说,认为周朝得到了火德,秦朝代替周朝的火德,依照五行能胜火德的原理,以之比照秦应该是水德的开端。)
“德”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人的良好品格或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良好品行。“德”原初的意义与行为有关,主要指外在的道德行为,后兼指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内在的情感、意识,“德”被认为是外在的道德行为与内在…
“五行”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五种最基本的事物或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尚书·洪范》最早明确了“五行”的内容,即金、木、水、火、土。五种事物或元素有其各自的属性,彼此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二, 五行…
五行循环生成。“五行”本指五种基本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事物构成,或具有这五种事物的属性。“五行相生”之说描述了这五种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循环生成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循环克胜,也称“五行相克”。“五行”本指五种基本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事物构成,或具有这五种事物的属性。“五行相胜”之说描述了这五种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循环克胜关系。水克火,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