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种用说唱方式讲说故事的伎艺。“话”即故事。“说话”渊源于先秦时代,优人以俳谐方式讲故事。汉末魏晋时期,佛教、道教人士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宗教经义,后发展为唐代的“俗讲”。在前代基础上,宋代说话伎艺进入兴盛时期,从寺院的俗讲变为勾栏瓦舍的大众娱乐,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讲史、小说、说诨话、说三分、五代史等。南宋时说话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小说(银字儿)、铁骑儿、讲史、说经说参请。说话艺人能讲能唱,擅长打趣调笑,表演时有锣、鼓等乐器伴奏,开场先念诵几首诗词,讲一个小故事,俗称“得胜头回”,相当于拖延一下时间,等观众差不多到齐后,再“言归正传”,末了常以诗词收尾。说话堪称宋代最受欢迎的市井伎艺,由此衍生发展出的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通俗白话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说话分为四家。一是小说,又称“银字儿”,如讲说烟花女子的爱情故事、讲说神灵鬼怪的故事、讲说男女爱情的传奇之类。说公案讲说的都是使刀弄棒的江湖游侠或某人发迹发达的故事,说铁骑儿就是战斗打仗的故事。说经就是讲说佛经故事,说参请就是讲说宾主间参禅悟道的故事。讲史书就是讲说前代史书、文章、传记所记载的王朝兴废及争战的故事。)
原义为博通前代文献,“文”指文献,“学”是关于文献的学问。后泛指文章、文献以及关于文章、文献的各种知识与学问。主要含义有三:其一,先秦两汉时期,指关于古代文献特别是诗书礼乐、典章制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与学…
作为文艺术语,含义有三:其一,指唐宋时期的一种短篇小说体裁。或认为由六朝时的志怪小说演变而来,内容扩展到对社会生活及各种人情世态的描写。“传”为传说,“奇”为奇异,本义指记述传说或奇异的故事。唐代裴铏的…
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按照篇幅及容量,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中国古典小说,按照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