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按照篇幅及容量,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中国古典小说,按照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怪小说、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世情小说等几大类;按照体制可分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等;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先秦两汉时期的神话传说、史传文学,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文人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出现的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白话小说创作大量涌现,传播着现代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像那些小说家将零散的论述整合起来,用身边发生的事情打比方进行述说劝诫,所写文章都不长,其中论述个人修身和治理家庭的内容,有不少可看的地方。)
作为文艺术语,含义有三:其一,指唐宋时期的一种短篇小说体裁。或认为由六朝时的志怪小说演变而来,内容扩展到对社会生活及各种人情世态的描写。“传”为传说,“奇”为奇异,本义指记述传说或奇异的故事。唐代裴铏的…
古代一种用说唱方式讲说故事的伎艺。“话”即故事。“说话”渊源于先秦时代,优人以俳谐方式讲故事。汉末魏晋时期,佛教、道教人士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宗教经义,后发展为唐代的“俗讲”。在前代基础上,宋代…
原义为博通前代文献,“文”指文献,“学”是关于文献的学问。后泛指文章、文献以及关于文章、文献的各种知识与学问。主要含义有三:其一,先秦两汉时期,指关于古代文献特别是诗书礼乐、典章制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与学…
泛指各类文章。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概念变化,两汉时泛指文章的技法、风格及各类文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家们认识到不同文体的特性,首先将文笔与经典解释类著作相区分,用“文”“笔”分别指纯文学写作和应用文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式,也是中国古代最早产生的文学体式。它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字数和句式要求,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诗”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态,古人所说的“诗…
起源于唐五代、发展成熟于宋代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也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由诗发展演变而来,其主要特点是配乐歌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及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上…
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体式,一般指宋金以来的北曲(音乐多用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北方音)和南曲(音乐多用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南方音)。因鼎盛于元代,故又称为元曲。“曲”与词的体制相近,但句法较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