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MBASES
充分体认和发挥内心固有的善端。“尽心”是由孟子(前372?—前289)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尽心”需要发挥心所具有的思考能力,发现人心中固有的善端,并将其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进而充分培养、发挥心中的善端,最终实现仁、义、礼、智的德行。心中的善端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因此通过“尽心”就能够知晓人的本性,并通达于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言:“能做到尽心的人,能知晓其本性。能知晓人的本性,则能够知晓天。保持自己的本心,培养自己的本性,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尽心,谓事物之理皆知之而无不尽。 (《朱子语类》卷六十) (尽心是指能够知晓事物所具有的理而毫无遗漏。)
寻求、找回丧失的本心。“求放心”是孟子(前372 ?— 前289)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善心,也即是“四端”,它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德性,是人之为善的根源。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外…
仁、义、礼、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前372 ?— 前289)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四端”是每一个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