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忧患,在于政权基础的崩溃,不在于统治者上层的分裂。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是民心的归顺与基层社会的治理。“土崩”比喻政权失去民心,整个社会呈断崖式崩塌,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起而反抗;“瓦解”比喻统治者上层发生分裂,有人争权夺利、违法乱纪甚至谋反作乱。前一种情况会动摇国家政权的社会、经济基础,并对政权存在的正当性构成否定,故可怕;而后一种情况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往往可以解决,故不可怕。这一政治智慧,包含着对顺应民心和治理基层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民本”思想有相通之处。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天下虽未有大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 是也。 (国家的忧患,在于底层像土一样崩塌,不在于上层像瓦一样破裂。这是古今不变的真理。……如果天下真呈土崩之势,那么即便是平常百姓、穷苦之人,也会带头起事,危及全国。陈胜就是这样。……虽然没有达到天下大治,但只要确实没有呈土崩之势,即便作乱的人国力强大、兵势强劲,也会很快失败被擒,吴、楚、齐、赵的几位诸侯王就是这样。)
民众的共同心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民众对触及他们共同利益、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问题、现象或事情所做出的一种评价性判断和看法。中国古人常以“天命”作为政权合法性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最高理念,但实际上则常以“…
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或基础。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国家才能安定。最早见于古文《尚书》所载大禹的训示。这与战国时代孟子(前372 ?— 前289)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前313 ?— 前238)提…
民众的意愿、意志是政治的根本。出自战国竹简(五)《厚父》中所记载的商王(一说即太甲)与厚父(一说即伊尹)的一则对话,厚父对商王说: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字面意思是民心像树的根,而树根决定枝叶的生长繁…
水既能载船航行,也能使船倾覆。“水”比喻百姓,“舟”比喻统治者。“载舟覆舟”所昭示的是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人民才是决定政权存亡、国家兴衰的根本力量。这与“民惟邦本”“顺天应人”的政治思想是相通的。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