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中的审美意境往往在物象之外,需要鉴赏者领悟其中的精神之美。“境”指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象”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体物象。诗歌由语言文字写成,所描写的都是一个个物象,在这些具体的物象之外,能够形成整体的审美情境。唐代诗人刘禹锡(772—842)首次提出这个命题,表达对诗歌意趣的思考,强调文字与物象是确切的,而审美情境却是微妙而难以言传的。在古典诗论意境说的形成过程中,“境生象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 (“境”和“象”不是同一个东西,“虚”和“实”也是难以分清。有的可以看到却不能取用,比如景致;有的可以听到却不能看到,比如风;有的虽然与我的形体有关联,而它神奇的应用却不受形体的局限,比如思想;有的其义理贯穿于万物,本身却无固定的形质,比如色彩。所有这些,可以蕴含于“虚写”,也可以蕴含于“实写”。)
诗者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诗歌难道是高度凝练的文章吗?有文章的意蕴却无需那么多语言,所以非常隐微,很难写得非常好。诗的意境往往产生于所描写的物象之外,所以非常精妙,很少有人能臻于完美。)
指最佳的艺术境界。“化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命题,与“化”“化工”等具有相似内涵。庄子(前369 ?—前286)《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化境理论的源头。已臻化境的作品,呈现出物我…
指文艺作品所描绘的景象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合而形成的审美境界。“境”本指疆界、边界,汉末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认为现实世界皆为空幻,唯有心灵感知才是真实的存在,“境”被认为是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界…
“境界”本指疆域边界、土地边界,后来在佛经翻译中,“境界”一词被用于精神领域,指人破除对于物质世界的沉迷后所达到的精神层次或修为境域。作为文艺术语,主要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层次和境域,是作者的创造…
指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选取最能表达内心情感的物象并构思符合诗人自己的审美感受的意境。由唐代诗僧皎然(720—796?) 在《诗式》中提出。皎然在总结六朝至中唐诗人的创作经验与方式时提出,作诗的时候,要精于构思,立…
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主观情感和独特意境的典型物象。“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是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意象”多指取自大自然中能够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强调文学…
指文学作品中摹写景物与抒发情感的相互依存和有机融合。“情”指作者内心的情感,“景”为外界景物。情景理论强调二者的交融,情无景不立,景无情不美。是宋代以后出现的文学术语,相对于早期的情物观念,情景理论更加…
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本形象之外的第二艺术形象,是读者经联想产生的精神意象。前一个“象”“景”指诗歌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物象和景象,后一个“象”“景”则是指由此引发读者多方面联想所营造出的新的意象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