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二辑

意境(

指文艺作品所描绘的景象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合而形的审美境界。“境”本指疆界、边界,汉末魏晋期佛教传入中国,认为现实世界皆为幻,唯有心灵感知是真实的存在,“境”被认为是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界域。作为文艺术语,“境”有多重含义。“意境”由唐代著名诗王昌龄(?—756?)提出,侧重指文艺作品中主感知到的物象与精神蕴涵相统一所达到的审美高度,其特点是“取意造境”“思与境偕”。相对于“意象”,“意境”更突出文艺作品的精神蕴涵与美感的高级形态,它拓展了作品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等概念的应用,提升了文艺作品及审美活动的层次。后经过历代丰富发展,“意境为评价文艺作品水准的重要概念,是历代经典作品层累的结果,也是优秀文艺作品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意境”这一术语也是外来思想文化中华本土思想融合的典范。

引例
1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山水诗张泉石云峰之境,极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物象,得形似。情境二:娱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得其真矣。 (诗歌有三种境:一是物境,二是情境,三是意境。第一,物境:想作山水诗,就要尽所能扩大你对泉石、高耸入云的山峰的察,将其中极秀的景印之于心,置身其间,再于内心审视所得到的物境,直至如同在手掌上察一样真切,然后进行构思,对所要描绘的具体物象了然于心,所以能得形似。第二,情境:欢、悲愁、哀怨等情绪,都要尽量扩大你对它们的认,切身感受,然后构思,就能将这些情感深刻地表现出来。第三,意境:也同样需 要扩大你对它的认,在内心复思索,然后就能得到意境的本真。)

引例
2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之外,乃得真味。 (作诗的妙处,全在于意境的浑融相通,超出声之上,能品味诗歌的本真味。)

引例
3

盖诗之有尽,吾意境日出而不穷。 (大概是诗的体制、声律是有限的,我们这些诗意境却每天有新创,无穷无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