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灵的一种自由、无待的状态。最初由庄子(前369 ?— 前286)提出并以之名篇。庄子认为,人的心灵可以超越于形体无法逃避、无可奈何的境遇之上,消除对于物的依赖,进而达到心灵的自由、无碍。西晋郭象(?— 312)重新解释了“逍遥”之义,认为有待之物能够安于各自的性分(fèn)即达到了“逍遥”。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安闲无待地神游于尘世之外,逍遥自在于自然无为的境地。)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fèn),逍遥一也。 (事物虽然有大小的不同,但若安放于自得的范围内,则每一事物都按照其本性发展,功用与其本性相合,担当各自的职分,则它们所达到的逍遥是一样的。)
指精神与自然合一时所达到的自由舒畅的一种审美状态。特指欣赏山水画、山水诗时精神融入自然及物象的审美效应。南朝画家宗炳(375-443)在《画山水序》中指出,欣赏山水画可以领悟古代圣贤寄寓在山水中的哲理与乐趣;…
心灵进入完全虚静的状态。出自《庄子·人间世》。书中借由孔子(前551 — 前479)之口向颜回(前521 — 前481)讲解“心斋” 之义。庄子(前369 ?— 前286)认为,耳和心在感知外物时,有彼我、是非之别。而气则虚无…
排除一切欲望与理性思维的干扰,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安宁。由道家老庄最先提出,荀子(前313?—前238)也用它说明专心致志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由于这种心境与文艺审美中无物无我、无知无欲的心理特性相通,因此,古代…
道家指破除自我与事物之间分别与对立的一种方式。出自《庄子·大宗师》。书中借由孔子(前551 — 前479)与颜回(前521 — 前481)的对话阐述“坐忘”之义。庄子(前369 ?— 前286)认为,人世中的各种名分、规范,造…
万物的本性所规定的内容与限度。郭象(?-312)提出,每个人或每一事物都有各自的本性,且本性有着具体的内容与限度,如事物的大小、形状,人的年寿、智愚等。人和事物的本性是天生所具、不得不然的,因此也是不能改变…
文艺创作中人的精神与外物交融、自由驰骋的构思活动。在这一构思活动中,一方面人的精神感觉和想象投射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具有了审美色彩;另一方面,虚无缥缈的精神感觉和想象也借助客观事物得以表达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