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一辑

虚静(

排除一切望与理性思维的干扰,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安宁。由道家老庄最先提出,荀子(前313?—前238)也用它说明专心致志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由于这种心境与文艺审美中无物无我、无知的心理特性相通,此,古代思想家与文艺批评家也用“虚静”来说明文艺活动中的审美心理。这一术语强调文艺创作中的心灵自由,认为它是达到审美最高境界的重要前提。

引例
1

致虚极,守静笃。 (达到虚境界,没有任何杂念;坚守安宁心境,不受外物干扰。)

引例
2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淪(yuè)五藏(zàng),澡雪精神。 此构思文章,最重要的是虚静,不受外物干扰,身体舒泰如同五脏贯通了一样,精神洁净如同洗洁过一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