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晦而不彰显的德行。道家将“玄德”作为统治者的至高品德。道家认为,“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其基本内容是以“无为”的方式顺应并发挥万物的本性。而“玄德”即是统治者效法于“道”的具体表现。“玄德”要求统治者在为政中节制自己所掌握的权力,避免对百姓的干预,顺应、保全百姓的自然状态。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自的形态,环境使万物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施加命令而常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因此道创生万物,德蓄养万物,长养培育万物,成就万物,养护万物。创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影响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养育万物而不为主宰,这就是玄德。)
原义为幽深玄妙,用以描述万物的本原状态。老子用它形容“道”“德”的幽深玄妙,称“道”“玄之又玄”,又倡“玄德”。扬雄(前53 — 公元18)、葛洪(281 ?— 341)等人则进一步将“玄”描述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或…
本义指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三重含义:其一,指不同领域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则,如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称为天道,人事活动所遵循的规律称为人道;其二,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超越于有形…
“为”的一种状态。道家以“有为”与“无为”相对。所谓“有为”,一般是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或世界,不尊重或不顺应万物的本性。“无为”的意义与之相反,包含三个要点:其一,权力通过自我节制的方式遏制…
事物的本来状态,旨在与“人为”的意义相区别。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的概念,与常识性的“自然界”的概念不同。在日常语义中,“自然界”指人与社会之外的物质世界,这一领域是不受人为干扰的。但从哲学层面来看,人与…
不过度作为而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治”指国家治理达到良好状态;“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道家那里,其要义在于顺其自然,即治国者充分尊重治理对象(民众)自身的禀性、状态和趋向,不过分干预民众的生活,…
“道”效法、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这一命题出自《老子》。“自然”指事物自主、自在的状态。“道”创造、生养万物,但“道”不会对万物发号施令,而是效法、顺应万物之“自然”。“道”与万物的关系,在政治哲学中表现…
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一样。“小鲜”即小鱼。这是老子基于“无为”理念阐发的治理大国的基本原则。烹制小鱼,必须注意调和好各种佐料,精心掌握好火候,使每条小鱼都入味;同时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与此相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