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历史 | 专辑:第四辑

无为而治(

不过度作为而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治”指国家治理达到良好状态;“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道家那里,其要义在于顺其自然,即治国者充尊重治理对象(民众)自身的禀性、状态趋向,不过干预民众的活,使之遵循自身固有的本性、意愿逻辑,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其哲学基础是“自然”。在儒家那里,其要义在于以德化民,即治国者不以政令、刑等强加于,而是从自身做起,以自身的道德使民众受到影响感化,使民众“不令而行”,实现天下大治, 犹”。儒、道两家的共通点在于:治国者不妄加作为,不过度干预,充尊重民众或社会的主体性

引例
1

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总是对万物不加干涉而就万物。君主如果能够持守住它,万事万物就会自我长。)

引例
2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yú)!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天下治理得很好的,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天子之位上罢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