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五辑

目击道存(

视野所及而瞬感悟到“”的存在。源自《庄子》。庄子(前369?—前286)强调可以直感悟到“”的存在,而无需依赖语说明逻辑思辨。后被用于文学创作与鉴赏领域,强调超越耳目感知逻辑思,在涤除一切杂念外物干扰的心境中领悟并臻于最高的艺术境界。这一术语意在彰显文艺审美中直感悟与超越功的特性。

引例
1

子路曰:“吾子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何邪?”仲尼曰:“若夫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子路说:“先您想见温伯雪子很久了。见了他却又不说话,为什么呢?”孔子说:“像他这种,只要一见就明白他身上存有的道,无需再用声表达了。”)

引例
2

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 (当有作诗的打算,就应该凝聚心神,眼睛盯着想要吟咏的物体,用心去接触体会,深深穿透眼前之物而臻于诗的情境。就像登上高山绝顶,向下俯视万物,一切都好像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