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具有人格意义的神灵,具有超越于人力的能力。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皆有其神灵,人死后的灵魂也可以成为神灵。其二,指人的精神、心神。道教认为“神”是人的生命的主宰,…
在文艺创作开始前,艺术形象已在头脑中生成。这一术语揭示了文艺创作运用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是对文艺创作乃至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与物象结合,在心中形成审美意象,艺术构思…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绘或刻画的人物生动逼真、形神兼备。“传神”是将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完全表现出来,使人物栩栩如生;“写照”就是画像,所绘人物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初为画论术语,后引入文学领域,是画家、文学…
文艺创作描绘对象时要善于超越外形而捕捉其精神特征,达到高度真实。庄子(前369?-前286)认为生命的根本在于精神而非形体,应该忘记形体存在而让精神自由驰骋。晚唐诗人司空图(837-908)借鉴这一观点,认为诗歌描绘…
指诗人在采取比兴手法的时候,通过类比、描摹事物的形象外貌,摄取事物内在的意蕴和义理,从而将原本不同的事物联系、结合在一起。“拟容”说的是重视“比兴”的具体形象;“取心”说的是摄取事物的精神实质,即重视事…
指画家在艺术构思与创作过程中善于联想,将各种形象、素材通过画家的情感活动重新组织、构图,使画面形神兼备,如同妙手偶得。“迁想”重在想象、选择与构思,所创作的题材、素材来源于现实,却不是现实的完全复制。“…
指从事文学创作时描摹事物的外在形貌,传达事物的内在气势、神韵。它强调文学创作不能仅是描摹事物的外在形貌,更要用心灵把握对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着力表达事物的气势、神韵或者人对事物的内在情感,如此方能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