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指天、地、人。《易传》在解释《易》的卦象时提出了“三才”之说。在由“—”(阳爻)、“--”(阴爻)六画所组成的一卦中,处于下位的初爻(一爻)、二爻象征地,中间的三爻、四爻象征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上位的五爻、六爻象征天。六画统一于一卦之中,也即象征着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三者遵循着共通的法则,但在各自的领域中法则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所以确立天的法则为阴与阳,确立地的法则为柔与刚,确立人世的法则为仁与义。兼有象征天地人的卦画而两画一组,因此《周易》是六画构成一卦。)
《易》一物而三才备: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 仁义德也,而谓之人。
(《周易》一卦而具备三才:具备阴阳之气的而称之为天,具备刚柔质性的而称之为地,具备仁义品德的而称之为人。)
“天”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神圣性和终极意义的一个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自然意义上的天空或人世之外的整个自然界,其运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其二,指主宰万物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灵;其三,指万…
“人”字自创生时起,即被注入了中华人文精神。字形上像人侧身垂手侍立,含谦逊之意。因为人懂得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是与天、地并立的生命存在(合称“三才”),人是天地的…
本义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引申而有两重含义:其一,指天地之间性质相反的两种气;其二,指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为“阳”…
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或德性。主要有三种含义:其一,就自然物或器物而言,“刚”指坚硬,“柔”指柔软。其二,就个人的品格而言,“刚”指为人刚毅、坚强,“柔”指温柔、谦逊。其三,就为政、执法的风格而…
“卦”是由“—”和“- -”排列组合而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的“—”为“阳爻”,“- -”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每六“爻”合成一卦,可得“六十四卦”。“卦爻”的产生与占筮有关。古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