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式,也是中国古代最早产生的文学体式。它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字数和句式要求,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诗”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态,古人所说的“诗”主要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一般不包括唐以后出现的词曲。古体诗也叫古风,是近体诗产生前除楚辞体之外的各种诗体的通称,其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它的字数、押韵、平仄、对仗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诗与词曲的区别是:诗不配乐,词曲可配乐歌唱。在中国,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人认为诗能够连通人与自然、表达志向、抒发情性,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精神特质与审美追求,这与西方将诗看作文学的门类很不相同。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诗的创作有重要指导作用,而道家与佛教思想对于诗的意境理论影响深远。因中国最早的诗集是《诗经》,所以后世也用“诗”专指《诗经》。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是表达内心志向的,歌是用语言来吟唱的。五音(宫、商、角、徴、羽)的高低变化要随吟唱而定,音律则要与五音谐和。)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诗,用语言表达人的志向;歌,用吟唱表达内心的想法;舞,是将内心的想法呈现于形体的各种舞姿。这三者都发自内心,之后才以乐器演奏加以配合。)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 万有,灵祇(qí)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 莫近于诗。
(四季的气候引起景物变化,景物变化感发人的内心,引起人的性情起伏跌宕,并通过舞蹈吟咏表现出来。它辉映着天、地、人,让万物亮丽生辉,天上的神祇依赖它接受享祀,幽冥的神灵也通过它明告世人。而感动天地、鬼神的,没有比诗更接近的了。)
诗歌表达作者内心的志向。“志”指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内心志向、思想,兼及情感因素。“诗言志”最先见于儒家经典《尚书·尧典》,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朱自清语),经过历代诗论家的演绎,其蕴涵不断得以…
诗歌缘于诗人内心的情感。西晋陆机(261—303)《文赋》提出,诗人情动于心,而后才有诗歌创作。“诗缘情”说与“诗言志”说互为补充,强调文学的抒情性与审美特征,表现出魏晋时代文学观念的变迁。因此,“诗缘情”也…
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情。指诗歌与绘画作品所呈现出的审美意境融合相通的美学效果。语出苏轼(1037-1101)《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绘画是造型艺术,通过众多物象构成画面给人以审美感受;诗歌是语言艺术,通过文字营…
指汉代的乐府诗。“乐府”本是秦以后由朝廷设立的用来训练乐工、采 集民歌并配器作曲的专门官署,后转指由乐府机关所采集、配乐并由乐工演唱的民歌。乐府诗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一次创造,是与“诗经”“楚辞”…
起源于唐五代、发展成熟于宋代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也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由诗发展演变而来,其主要特点是配乐歌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及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上…
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体式,一般指宋金以来的北曲(音乐多用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北方音)和南曲(音乐多用南方曲调,演唱和念白用南方音)。因鼎盛于元代,故又称为元曲。“曲”与词的体制相近,但句法较词灵…
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诗体)和曲(可以配乐歌唱的韵文体)两种文学体式的并称,在《四库全书》列于集部最末(曲更是有类无目),这是因为在古人的文学观念中,以诗文为正统,认为诗文可以表现较为正式的内容,而词曲则仅…
一种以阐发老、庄、佛教和《周易》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起于西晋末年而盛行于东晋,其主要特点是以玄理入诗,代表诗人有孙绰(314—371)、许 询(314—361)、庾亮(289—340)、桓温(312—373)等。魏晋时期…
指归隐山林、田园的文人,以山林、田园生活为创作题材并寄寓个人志趣情怀的诗歌。古代有些文人,因不屑于做官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不满,转而归隐山林、田园,成为隐士。他们常常借描摹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来表 达高蹈…
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等作为创作题材并借以抒写诗人情志、感悟的诗歌。史实、史识与史情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点。咏史诗多以“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为题,也有直接以被描写的历史人…
一种以描写山水名胜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主要摹写自然山川的秀美壮丽并借以抒发闲情逸致,特点是写景状物逼真细致,语言表达富丽清新。东晋时期,南渡的士大夫在自然山水中寻求精神抚慰和解脱,激发了山水诗创作的灵…
一种以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由东晋诗人陶 渊明(365或372或376 — 427)开创。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语言质朴,画面平淡,但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韵味醇厚。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
一种以塞外风光、边境战事及戍边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诗歌流派。其作品或描绘奇异鲜明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惨烈的战争场景与艰苦的戍边生活,有些则重点刻画戍边将士们的离别、思乡、报国之情或其配偶之闺怨及 对前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