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圆通,行为端正。智圆:无所不知,即知识完备,考虑周全,灵活通达;行方:有所不为,品行方正,按规矩做事,不投机苟且。这是中国古人推重的为人处世的理想状态,它是知与行、才与德、灵活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
仁、义、礼、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前372 ?— 前289)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四端”是每一个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
极致的灵巧、技巧看上去就像质朴拙笨一样。最杰出的灵巧一定是浑然天成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出自《老子》。老子提倡纯任自然、无为才能无不为,反对一切形式的卖弄。后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的最高技巧与境界。在文艺理论中…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天地万物之间一体的状态。“仁”既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依据,又是一种内在的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心理意识。大体来说,“仁”有如下三重含义:其一,指恻隐之心或良心;其二,…
“义”的基本含义是合理、恰当,引申而有两重含义:其一,指人行事的合理依据与标准;其二,指在道德意识的判断与引导下,调节言行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以获得合理的安处。宋代学者用“理”或“天理”的概念来解释“义…
社会秩序的总称,用以规范个人与他人、与天地万物乃至鬼神之间的关系。“礼”通过各种有关器物、仪式、制度的规定,明确了个人特定的身份及相应的责任、权力,从而区别了个人在社会群体中长幼、亲疏、尊卑的差等。“礼…
“信”的基本含义是恪守信诺、诚实不欺。“信”是为人立身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守信必须符合道义的原则,如果信约有悖于道义,则不能盲目追求信诺的履行。儒家特别强调两个方面的“信”:其一,是执政者应信守对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