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哲学 | 专辑:第六辑

风化(

统治者自身的德行对百姓的影响。“风化”的意思是统治者的德行像风吹万物一样影响、感化民众,它是教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儒家认为,统治者是百姓的榜样,对百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统治者能够使自身的行符合道德、礼的规范,那么不必对百姓做出强制的要求,百姓就会出于对统治者的效,而自觉地遵守德礼的规范。“风化”也指在统治者的这种影响下所形的风俗、风气。

引例
1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之:“如果诛杀无道之,以就合乎礼行,怎么样?”孔子回答:“你施政治国,为什么要用杀戮呢?你自己追求善行,民众就会为善。君子的德行就像风,民众的德行就像草,风从草上面吹过,草必然会随着风向倒伏。”)

引例
2

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所谓风化,就是为政者向民众所推行的教化、前代的对后发的影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