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六辑

元杂剧(

是元代代表性戏剧种。其前身为宋代北方杂剧,它以北方民间流行的俚俗表演形式为基础,吸收了金代宫调院本的表演特点舞台经验,经元初关汉卿等戏剧名家完善定型,最终形了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由同一宫调的曲子组套曲,主角正旦或正末主唱。元杂剧剧情完整,在物形象塑造方面更加动立体,物的念白科介等戏曲表现手更加丰富。元大都经济发达,市井繁荣,文与艺联系密切,也助推了元杂剧创作的盛。元代末元杂剧衰落,至明代,逐渐被其他戏曲形式取代。

引例
1

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所尚而变。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 国家治理的好坏相通,而戏剧也随着代的审美趣味而变化。近代,教坊在院本之外,又变化出杂剧。)

引例
2

传奇,皆文所编,犹野也,但资谐笑耳。宋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诨。金院本、杂剧合而为一。至我朝,乃院本、杂剧而为二。 (唐代有传奇,都是文编写的,就像野那样,只是用作谈资取笑罢了。宋代的戏文有唱腔、念白插科打诨。金代院本杂剧是合在一起的。到了本朝,院本、杂剧两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