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七辑 | 学科:文艺

宋杂剧(

宋代产的由滑稽表演、歌舞、杂戏组合而的综合性戏曲形式,是以唐代参军戏为基础并吸收当的歌舞、曲艺等发展起来的早期戏剧形式。内容上以滑稽讽刺为主,演出形式多采用“一场两段”,有候会增加“杂扮”。宋杂剧有四到五,一主唱,主要通过演唱大曲叙事,其他角承担宾白、插科打诨、歌舞表演等。北宋期的戏剧演出非普遍,开封、洛阳两地尤其盛。整个两宋期间,杂剧也在不断演变中,角工更细,造型手更多样,戏剧情节更复杂。宋杂剧是元代北杂剧的前身,其艺术形态、艺术等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其他戏剧形式。

引例
1

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或五为一场,先做寻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主张、引戏付、副净发乔、副末打诨,又或添一装孤。 (杂剧中,末泥是主要角,每四或者五表演一场戏。先演出日活中大家熟悉的题材,称为“艳段”,然后演出正式的杂剧,这通称为“两段”。末泥主导表演,引戏负责引导吩咐,副净负责装憨弄傻,副末负责插科打诨,又或者添一个角装孤。)

引例
2

山谷云:“作诗如作杂剧,初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盖是读秦少诗,恶其终篇无所归也。 (黄庭坚说:“写诗就像写杂剧,开始的候经营布置,临到最后要打诨,方结局完整。”大概是他读秦的作品,不喜欢秦的作品写到最后都无所归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