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一辑

镕裁(

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词句进行提炼与剪裁,使之达到更高的水准与境界。属于文学写作的基本范畴。最早由南朝刘勰(465?—520)《文心雕》提出。主要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文体特点,对于创作构思中的众多素材加以提炼,同对文辞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以求得最佳表现效果。这一术语既强调文学写作的精益求精,同也彰显了文学创作是内容与形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明清期戏剧创作理论也颇受其影响。

引例
1

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裁芜秽不,镕纲领昭畅。 (“镕”是规范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裁”是删去多余的词句。经过剪裁,文章就没有多余杂乱的词句;经过提炼,文章就会纲目清楚、层次明。)

引例
2

[谢]艾繁而不可删,[王]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镕裁而晓繁略矣。 (谢艾的文章用词虽然堆砌,但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删减;王济的语虽然简略,但能够充表达意思,不能增加。像这两位,可以说是精通镕裁的方,明了繁简得当的道理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