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历史 | 专辑:第三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奉行道义,支持的就多;违背道义,支持的就少。“”即道义、正义中国自古推崇道义,认为道义是决定战争或事败的根本量。只有奉行道义,能赢得内部的团结一致、赢得民心,取得战争或事的最后胜;否就将不得,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归于失败。它是中华“德政”思想与“文明”精神的具体体现。

引例
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保护国家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依靠兵器的锐。奉行道义,支持的就多; 违背道义,支持的就少。支持的少到了极致,连亲戚都背叛他。支持的多到了极致,天下都归顺他。凭借天下都归顺的量,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所以君子不战已,战就一定取得胜。)

引例
2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桀纣所以失去天下,是为失去百姓; 所谓失去百姓,就是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规律,得到百姓,就能得到天下。得到百姓有规律,得到民心,就能得到百姓。得到民心有规律,百姓想得到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百姓所厌恶的,就不要施加于他们身上,如此罢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