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道义的就会兴旺,依靠暴力的就会消亡。见于《史记•商君列传》 引《尚书》。“德”即道义、恩德、德行,“力”即强力、暴力、武力。受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影响,中国人自古提倡“王道”(以德服人),反对“霸道” (以力压人)。认为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从而形成合力,使事业兴旺发达;而以力压人只能使人被迫屈从,不能达成真实持久的和谐与团结。管理一单位如此,治理一国家如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亦如此。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其含义可以诠释为:穷兵黩武、弱肉强食有违文明发展,只有坚守道义、互信互谅才能造就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 (德行,是国和家存在的根基,根基有了,国和家才不会被毁坏。)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说:“凭借强力而假托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称霸一定以大国作基础;依靠德行施行仁义的人可以称王,称王却不一定非大国不可 …… 依靠强力使他人服从,他们并不是真心服从,而是力量不足以抗拒;通过德行而令人服从,他们是内心喜悦而诚心服从。”)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 (治理天下和国家,没有什么比得上德政,也没有什么比得上道义。采用德政和道义,不需赏赐民众就得到劝勉,不需惩罚邪恶就得到制止。)
“德”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人的良好品格或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良好品行。“德”原初的意义与行为有关,主要指外在的道德行为,后兼指与道德行为相应的内在的情感、意识,“德”被认为是外在的道德行为与内在…
人为的力量或能力。“力”既指一人之力,也可指团体、国家之力。“力”表现为施用者对自身及外在事物的控制与影响。“力”不应成为强者胁迫弱者的手段,“力”的施用应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们…
爱护百姓的国家才真正强大。治国者制定、推行政策措施只有顺应民心、代表百姓的根本利益,才会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也才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它是由“爱民”理念衍生的新命题——爱民是国力强盛的根本动因…
以道德原则执掌国政,治理国家。孔子(前551—前479)在西周统治者一向秉承的“明德慎罚”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后世儒家所遵循的“德政”理念。“德政”与“威刑”相对。“为政以德”并非不要刑法,而是突出强调道德对政治…
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或基础。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国家才能安定。最早见于古文《尚书》所载大禹的训示。这与战国时代孟子(前372 ?— 前289)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前313 ?— 前238)提…
民众的意愿、意志是政治的根本。出自战国竹简(五)《厚父》中所记载的商王(一说即太甲)与厚父(一说即伊尹)的一则对话,厚父对商王说: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字面意思是民心像树的根,而树根决定枝叶的生长繁…
具有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仁者”指具有“仁德”的君主或施行仁政的国家。“仁德”在政治层面表现为“仁政” ,以仁爱作为施政的依据和出发点,善待民众,慎用刑罚,减轻赋税,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如此才能赢得…
“天时”本指作战时的有利气候,泛指时间上的各种有利条件,包括天气、时机、机遇等;“地利”本指作战时的有利地形,泛指空间上的各种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区位等;“人和”本指得到人们拥护,上下同心, 团结…
战争取胜的原则或方法须以政治上的优势或成功为基础,亦即战争的胜败根本上取决于政治的优劣。中国古代兵家、法家从政治角度看待战争,认为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战争是政治的派生,政通人和是战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战…
奉行道义,支持的人就多;违背道义,支持的人就少。“道”即道义、正义。中国人自古推崇道义,认为道义是决定战争或事业成败的根本力量。只有奉行道义,才能赢得内部的团结一致、赢得民心,取得战争或事业的最后胜利;否…
得到人心或人才就会兴旺,失去人心或人才就会衰亡。“人”指民心、人心,也指人才。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其含义有二:其一,民心、人心决定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盛衰兴替。只有得到民心、顺应民意,才能保持国家或政权…
对战争而言,“武”只能作为辅助性手段,“文”才是统一和治理天下的根本方略。“武”指武力、军事手段,“文”主要指德治和教化。由战国军事家尉缭子(Yùliáozǐ)提出。农作物的长势是否茂盛,首先取决于种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