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五辑

审音知政(

通过审察了解一个国家政治教化情况。是儒家文艺的具体体现。儒家认为,为心声,能传达的情感感受,此,国家政治是否清明、百姓活是否富足、社会风气是否淳厚,往往会通过表现出来。《左传》记载,春秋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赏鲁国演奏的周代不同诸侯国或地区的,并据此评析中所映出的各国治政状况。这应该是知政的源头。这一思想方式产于秦汉期,它打通了艺术政治的界限,将艺术审美活动导向社会现实活,体现出儒家文艺以政教为本的特点,使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染上了浓郁的政治伦理彩。

引例
1

治世之安以,其政乱世之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哀以思,其民困。声之道,与政通矣。 (所以,太平代的安详欢,这是政治的缘;动乱代的充满了怨恨与愤怒,这是政治混乱的缘国家将亡充满了悲哀忧思,这是为民众困不堪的缘映出的道理,与一个国家政治是相通的。)

引例
2

者,者也。者,通伦理者也。是知声而不者 ,禽兽是也。而不知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是审声以,审以知,审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凡是,都是从的内心产社会的伦理相通。此,知道声响但不懂得更高级的,是禽兽。知道但不懂得更高级的,是众。只有君子能懂得此,审察声响可以知晓,审察可以知晓,审察可以知晓一个国家的治政情况,如此治理国家的方就齐备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