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五谷神。“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土地神和五谷神是以农为本的华夏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古代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因此成为…
古多指天子统治范围的全部土地及统治权。古人认为,大夫的统治范围是“家”,诸侯的统治范围是“国”,天子的统治范围是“天下”。“天下”字面义是“普天之下”,实质指天子统治或名义之下的“家国”统合体所覆盖的全…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复合的简称。“华”同“花”,喻指文化灿烂。华夏的先民建国于黄河中下游,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所以称“中华”。随着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不断扩张,凡所统辖之地,…
古代华夏族、汉民族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生活和活动的区域。“中国”最初是一个地域兼文化的概念。华夏族多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与“四方”相对)。后泛指中原地区以及在中原地区建立…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先民的自称。最早称“华”“诸华”或“夏”“诸夏”。“华夏”实际表达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先民对其共同的生活、语言、文化特征的一种认同和传承。秦建立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
中国的别称。《尚书·禹贡》中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同时代或稍后的典籍《周礼》《尔雅》《吕氏春秋》等有关“九州”的说法大同小异。“九州”作为行政区划…
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古人认为中国的疆域四面环海,各依方位称“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合称“四海”。它蕴含着远古中国人关于中国和世界的地理图景:“九州”居“天下”之中,“天下”由“九州”及其周边…
“四海之内”,即古代中国疆域以内。古人认为中国的疆域四周环海,各依方位称“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合称“四海”。“海内”即指“四海”所环绕的疆土。它隐含着古人以海为界的国土意识,是农耕文明的反…
“四海之外”,指古代中国疆域之外、国外,也指边远地区。古人认为中国疆域四周环海,各依方位称“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合称“四海”,所以称中国以外的地方为海外。其中隐含着古人以海为界的国土意识。…
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 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约 5464 公里,为世界著名大河。因多泥沙色黄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
也称“万里长城”。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建筑工事构成 的完整的防御体系。公元前 3 世纪,秦王朝在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匈奴南侵,将战国时期燕、赵、秦等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成一体并加固延长,修筑了西起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