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儒家经典《诗经》所具有的温和宽厚的精神及教化作用。秦汉时期的儒学认为,《诗经》虽然有讽刺、劝谏的内容,但是重在疏导,不直言斥责,大多数诗篇情理中和,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受到感化、养成敦实忠厚的德性,从而达到以诗教化的目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以中正、平和为审美标准,这也成为对于文艺创作风格的要求,体现为以含蓄为美、以教化为重。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进入一个国家,能看出国民的教养。民众的为人如果温柔敦厚,那就是《诗经》的教化之功。)
温柔敦厚,《诗》教之本也。有温柔敦厚之性情,乃有温柔敦厚之诗。 (温柔敦厚,是诗歌教化的根本。只有具备温柔敦厚的性情,才能写出温柔敦厚的诗歌。)
人心所达到的中正、和谐的状态。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活动及 其在言行上的表现符合礼的要求,不失偏颇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即是 “中和”。治理者如果能够体认并达到“中和”的状态,以此治理天下,天地 万…
孔子(前551 — 前479)和儒家所肯定的最高德行。“中”指言行没有过或不及的状态或标准。凡事都有某种限度,超过和达不到这个限度都是不好的。“庸”包含两个相关的含义:其一指平常,其二指恒常。“中”只有在平常日…
原义为教育感化,后侧重指风俗教化,即文学艺术作品对改变世情民风所起的教育感化作用。源于《毛诗序》,是儒家关于艺术功能论的重要范畴之一。“风教”强调诗歌、音乐对于人的思想感情的教育引导作用,认为统治者能够…
指教育和感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法。当政者一般通过行政命令、道德教育、环境影响、通俗读物传播、科举考试等诸种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的综合运用,将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向民众普及,使之深入民众的日常…
汉代学者从治理国家与社会教化角度总结《诗经》所具有的六方面意义:“风”是用来阐发圣贤思想对民风的教化作用,“赋”是直陈时政善恶,“比”是以类比方式委婉批评时政的不足,“兴”是借助其他美好事物来鼓励善行,…
《诗经》中依体裁与音乐对诗歌所分出的类型。“风(国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
《诗经》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事物直接叙述;“比”是类比;“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即兴感发,二是在感发时借客观景物婉转地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赋比兴”为汉代儒家所总结和…
思想纯正而无邪念。这是孔子(前551—前479)评价诗歌总集《诗经》时提出的著名观点。孔子认为,《诗经》三百多篇的宗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作品的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符合中和之美。由于孔子和《诗经》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前551—前479)所提出的《诗经》的四种主要功能,实际也是对文学基本功能与价值的高度概括。“兴”是指通过作品的欣赏引发联想,激发欣赏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与志趣提升;“观”是通过作品认识自然与社会人生的…
不学习《诗经》,就不能提高与人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孔子(前551—前479)时代,《诗经》象征着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与文化修养。不学习《诗经》,就无法参与君子间的各种交往,就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孔子对《诗经》与社…
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身。原是孔子(前551—前479)对于《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青年男女爱情描写的评语,后世儒家将其作为倡导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中正平和、情理谐和之美的基本规范与评价标准。这一术语与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