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六辑

小篆(

大篆改造而的一种字体。秦始皇(前259-前210)统一中国后,令丞相李斯(?-前208)等对大篆进行简化,将小篆颁布为官定标准字体。小篆使用圆润整齐的线条,减少了异体字,便于书写认读,汉代为隶书所取代。小篆字体修长,讲究对称,起笔不露锋毫,收笔自然下垂,笔画曲折度可以随心变化,造多种古朴而优美的形态,一直为书家所钟爱,中国艺术的独特形态。

引例
1

[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yuán)历篇》,太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籀(zhòu)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李斯写作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写作的《爰历篇》,太令胡毋写作的《博学篇》,都是借鉴最早的大篆体字书《籀篇》,有的稍稍加以简化改造,这就是“小篆”。)

引例
2

唐大历中,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于是刊定《说文》,修正笔,学者师慕,篆籀中 (唐大历间,李阳冰的篆书特别奇妙,独为古今篆体书之冠。他刊定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修正了有些篆字的笔。学篆书者仰慕而师从他,篆体书盛起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