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没有对政权心怀怨恨的民众,这样的国才叫作强国。这是法家关于“强国”的界说。法家虽然务实,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但并不仅以硬实力衡量国家是否强大,而是以软实力来诠释国家的强大,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百姓对政权没有怨恨。百姓无怨的前提是国家赏罚分明、公平合理,无怨的结果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这是“民惟邦本”理念的法家表达式。
国无怨民曰强国。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wàng)。 (国内没有对政权心怀怨恨的民众,这样的国才叫作强国。如果发兵去攻打别国,就按军功的多少授予爵位和官职,这样就一定会取胜。如果按兵不动,从事农耕,就按缴纳粮食的多少授予爵位和官职,这样国家就一定会富裕。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按兵不动增加国家财富,这样的人一定能成就王业。)
仁爱民众;爱护百姓。它不仅是治国者应该具有的对百姓的一种情怀, 而且是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古人认为,治国者应该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使民众获利,安居乐业,免受痛苦和无端侵害。这也是治国者获得民众…
安定百姓的生活。“保民”一说最早见于《尚书·康诰》。古人认为,天命决定着人世中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归属。天命的授予与剥夺遵循着固定的原则,君主有德则授命,失德则剥夺天命。君主保有天命的最重要的德行即是“保民…
惠爱民众,施惠于民。“惠民”属于“仁政”,是“爱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重在把财富分给百姓,给百姓好处。它所强调的是,治国者及各级官员要得到百姓的拥护,就必须把百姓的实际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即说,各项政 策、…
养育人民,包括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和对人民进行教育。《尚书·大禹谟》将其作为“善政”(良好政治)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治国者必须治理、协调好“六府三事”。“六府”是指金、木、水、火、土、谷,即人民生活…
爱护百姓的国家才真正强大。治国者制定、推行政策措施只有顺应民心、代表百姓的根本利益,才会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也才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它是由“爱民”理念衍生的新命题——爱民是国力强盛的根本动因…
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就能统一天下了。“王”(wànɡ)即称王,统治一国或一地。在中国古典语境中,“王”( wánɡ)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而是指通达天、地、人基本原理,为天下人拥戴的人。“保民…
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或基础。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国家才能安定。最早见于古文《尚书》所载大禹的训示。这与战国时代孟子(前372 ?— 前289)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前313 ?— 前238)提…
民众的意愿、意志是政治的根本。出自战国竹简(五)《厚父》中所记载的商王(一说即太甲)与厚父(一说即伊尹)的一则对话,厚父对商王说: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字面意思是民心像树的根,而树根决定枝叶的生长繁…
世人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伴。北宋张载(1020—1077)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之气化生的,本性相同,因此提出“民胞物与”,主张爱世上一切人和物。这一思想超越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窠臼,达到了人我、物我的统…
仁爱百姓,爱惜万物。这里的“物”泛指一切禽兽草木,而“爱”意思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它是孟子(前372?—前289)提出的一种思想。孟子认为,人类对待自己亲人的态度是亲爱,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仁爱,对待动植物的态…
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语出《礼记·檀弓下》。孔子(前551—前479)路过泰山脚下,有位妇女在墓前痛哭,孔子派子路(前542—前480)上前询问,得知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三位亲人皆被老虎咬死,她却因这里没…
堵住百姓的嘴,阻止人民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危害超过堵塞河流而引起的水患。“防”即“堤”,是用来阻塞水流的设施,引申为阻塞、防止、阻止。堵塞河道,河水必然漫出河道或冲毁堤坝,造成不可控制的水灾。中国古人以此…
奉行道义,支持的人就多;违背道义,支持的人就少。“道”即道义、正义。中国人自古推崇道义,认为道义是决定战争或事业成败的根本力量。只有奉行道义,才能赢得内部的团结一致、赢得民心,取得战争或事业的最后胜利;否…
得到人心或人才就会兴旺,失去人心或人才就会衰亡。“人”指民心、人心,也指人才。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其含义有二:其一,民心、人心决定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盛衰兴替。只有得到民心、顺应民意,才能保持国家或政权…
国家的忧患,在于政权基础的崩溃,不在于统治者上层的分裂。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是民心的归顺与基层社会的治理。“土崩”比喻政权失去民心,整个社会呈断崖式崩塌,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起而反抗;“瓦解”比喻统治者上层…